冰雪奥运

为了奥运盛会,一切付出与奉献都值得

2022-04-11 15:41:28 来源:河北日报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日报记者 王伟宏 叶娟娟

作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地之一,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举全省之力高标准高质量做好筹办举办各项工作。广大冬奥建设者、工作者、志愿者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壮志,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困难挑战,在各自岗位上真诚奉献、默默耕耘,为向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冬残奥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我省一大批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和突出贡献个人受到表彰。记者深入采访,感受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

■ 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这份荣耀属于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参加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侯智敏激动地表示,省交通运输厅能被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其背后是数千名一线交通保障人员放弃春节假期、连续奋战55天的无私奉献,是数万名交通建设者过去7年间拼搏奋进、艰苦卓绝的无悔付出,更是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前赴后继、勇担使命的荣光见证。

提高延庆、张家口两个赛区的人员转场效率,是申冬奥时国际奥委会明确提出的要求。“对我省来说,不仅要建成保障冬奥赛事的大通道,更要让横跨京张两地的联络线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全新活力。”侯智敏说。

2019年,京张高铁、崇礼铁路开通运营,满足运动员1小时转场需求;2020年,张家口宁远机场改扩建工程正式完成并通航,搭建起了空中交通走廊;2020年,延崇高速建成通车,从北京六环到崇礼太子城的通行时间缩短到1.5个小时……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交通运输组织工作,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启动最早、结束最晚的服务领域之一,是冬奥赛事顺利举办的基础和前提,涉及面广、人多。

河北交通人迎难而上,突出抵离、开闭幕式、跨赛区转运、运动员转场等关键环节,强化全流程、全场景服务保障,顶风冒雪坚守一线,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在交通场站、加氢站、智慧交通、人员保障等方面均交出优异答卷。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期间,河北交通累计运送157万余人次,未发生一起影响赛事的交通堵塞和事故。

“接下来,我们将着力做好后奥运经济这篇大文章,进一步完善张北地区立体交通网络,强化冬奥赛区吸引力;坚持以智慧交通、四好农村路为载体,促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等。”侯智敏表示。

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各项运行任务的张家口市冬奥会城市运行和环境建设管理指挥部,也被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从2021年7月21日成立到北京冬残奥会结束,张家口市冬奥会城市运行和环境建设管理指挥部累计召开181次市指挥部指挥调度会议暨赛区协调指挥部会议,同时建立并实行“人头对人头”衔接落实和沟通对接机制,建立网格化责任体系,累计协调解决问题700项,指挥体系运行高效顺畅。同时,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场馆运行组织有序有方,赛会服务保障优质精细,贵宾接待和观众组织安全圆满。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波兰总统等国外贵宾及参赛各方对张家口赛区场地设施、赛事组织、礼宾服务均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

北医三院崇礼院区,是距离张家口赛区赛事核心区最近的冬奥定点医院,其前身是崇礼区医院,医疗技术水平、设备、人才、制度、管理等都曾相对滞后。

2018年北医三院崇礼院区成立后,迎来了敖英芳等9位北医三院医疗专家长驻。该院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仅用两三年时间,就成为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运动创伤)建设试点单位、“中国冰雪运动员医疗基地”。

从2021年底“相约北京”系列测试赛到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共动用466人参与赛事保障,接诊涉奥人员867人次,完成手术65例,得到中外运动员、官员和患者的高度认可,圆满完成了医疗保障任务。

“此次获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让我们备受鼓舞。”北医三院崇礼院区院长、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敖英芳说,他们将继续努力,护航后奥运国家冰雪运动发展,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

■ 成就源于奋斗

几年来,张家口奥体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贾茂亭一直扎根崇礼太子城的山坳中。作为崇礼赛事核心区“三场一村”(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三个竞赛场馆和张家口冬奥村、冬残奥村)及配套设施工程建设的项目负责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后勤副主任,他陪伴着“三场一村”拔地而起,并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其承担的各项分管工作。

“‘三场一村’开始建设时,我就来到了这里,参与并见证了这里从一片乱石裸露、衰草枯杨的山沟沟变成国际一流冬奥场馆群的全过程,和这些冬奥场馆的感情太深了。”4月8日,获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后,这名51岁的张家口汉子向记者袒露心扉。

贾茂亭几乎把所有心思放在了“三场一村”建设工地上,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是张家口赛区建设难度最高的冬奥场馆,也是贾茂亭倾注心血最多的场馆。建设期间,他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

“三场一村”建成后,贾茂亭担任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后勤副主任,分管场馆基础设施、电力、交通、清洁与废弃物、物流、餐饮等8个业务领域。他严格将各项任务责任到人,持续强化团队安全意识,每天带头开展场馆安全巡查,坚决做到不留一处死角,不漏一个隐患,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同样获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的程征涛,是省卫生健康委医疗评价指导中心副主任。2018年2月参与冬奥筹办工作以来,程征涛带领团队充分借鉴历届奥运会和国际赛事医疗防疫保障经验,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出色完成医疗卫生工作标准和保障方案制定、医疗保障团队组建等工作。

“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品质。”程征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参与冬奥筹办工作以来,她自觉服从组织安排,经常挑灯夜战、通宵工作,心脏不舒服用药扛,生活不规律导致胆囊萎缩,家里老人生病、孩子中考都没有时间照顾和陪伴。特别是从2021年9月起,她作为省卫生健康委第一批到崇礼一线办公的人员之一,在崇礼一线办公长达6个多月。

在省医疗防疫分指挥部的带领下,她组织起草了省、市、县三级扁平高效的指挥运行方案;组织参与制定、审定医疗保障和疫情防控方案预案、指引流程、行为准则等120个;统筹全省4082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冬奥医疗防疫保障工作;协调督促各有关方面按时完成北京冬奥组委和省委、省政府等交办的重点任务441项……

来自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的大学生李广滨,是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一名赛会志愿者,自今年1月4日投身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活动以来,共计参加抵离志愿服务工作70天,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600多小时,先后为300来位外国友人提供了从机场端到住宿端的信息录入与核查、语言沟通、人员引导、住宿端核查与送达等服务工作。

与大多数身着冬奥志愿者制服的志愿者不同,李广滨从早到晚身穿“防护8件套”。因为从北京机场到崇礼距离长,每次遇到航班增加或晚点,就意味着可能远超连续8小时的工作时间,李广滨曾多次连续工作长达22个小时,却无怨无悔。

一次,李广滨凌晨4时顶着寒风从崇礼出发前往北京上店服务区接人,回到崇礼后已是次日凌晨2时。他头发上结了冰,脸上被口罩勒出深深的红印,手上更是被防护服勒得没有了血色。“当时整个人状态特别差,但却是很开心的,因为我让外国朋友感受到了抵离志愿者的贴心、暖心和温馨,展示了中国青年形象、张家口赛区形象。”

“能够成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这将是我一生的荣光。”李广滨说,以后他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各项志愿服务工作中,奉献自己,服务他人,温暖社会。

我省残奥越野滑雪运动员王晨阳,11岁时因一次意外触电事故失去了双臂,但他并未就此向命运屈服,而是积极投身残疾人体育运动,成为我省首批残奥越野滑雪运动员之一。

为了圆梦北京冬残奥会,他在训练中一次次摔倒,却又一次次坚强地爬起来,继续顽强拼搏,膝盖流血了都不喊疼……

付出总有回报。北京冬残奥会上,20岁的王晨阳获得残奥越野滑雪男子中距离(自由技术)站姿组比赛金牌,还和队友合力摘得残奥越野滑雪站姿组混合接力银牌。

“获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是对我们残疾人运动员的莫大激励。”王晨阳表示,他和队友将继续发扬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追逐梦想,绽放生命的芳华。

责任编辑:王腾飞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